2011, 2(2):79-84.
摘要:在对中国建立的 GPS 广域增强系统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广域增强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传统差分增强系统存在的缺点,在汲取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与电离层延迟改正数相关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研究了在单参考站情况下提高和改善电离层延迟估计的模型和理论方法,设计的算法模型成功实现了电离层延迟和频率间偏差的分离和估计,最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仿真处理,验证了设计模型的合理性,取得了预期效果。
2011, 2(2):85-88.
摘要:以国外有关文献为依据,对重力匹配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重力匹配定位技术国内外发展和应用现状,探讨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1, 2(2):89-93.
摘要:多径效应是影响卫星导航接收机测量精度的一个主要误差源,可以采用改进天线结构的方法,提高抗多径性能。本文从天线抗多径理论入手,描述了一种多频抗多径天线的设计和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良好的抗多径效果。
2011, 2(2):94-98.
摘要:宽带干扰作为 GPS 干扰中最常见、最具威胁的干扰,传统的空域滤波技术对此无能为力。本文研究了在多种阵列下的 GPS 接收机空时自适应宽带干扰抑制算法,以达到改善 GPS 接收机干扰容限的目的。通过 MATLAB 仿真表明该算法对于宽带干扰抑制具有显著作用。
2011, 2(2):99-102.
摘要:GPS 信号的位同步是接收机定位环节中的关键一环,鉴于传统位同步方法等待时间长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点积和直方图算法的位同步方法,利用点积输出结果作为位同步点的判定依据可以有效缩短定位等待时间,利用直方图算法可以提高位同步点的判定概率。
2011, 2(2):103-105.
摘要:精密测距系统(DME/P)是微波着陆系统(MLS)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精密测距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了使用中精密测距机载设备受到同频同编码的干扰情况,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处理方法,最后通过软硬件的设计完善,达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2011, 2(2):106-110.
摘要: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利用多个发射天线同时发射不同波形的信号,以获得更多的自由度和角度分集增益,从而有效克服目标 RCS 闪烁,改善雷达在目标探测、多目标分辨以及参数估计方面的性能。通过对发射波形的优化设计,还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形成期望的发射方向图。本文综述性的介绍了 MIMO 雷达的起源、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主要类型、主要特点,以及 MIMO 雷达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成果。
2011, 2(2):111-114.
摘要:本文介绍了反辐射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的几个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快速捕获目标的宽带数字瞬时测频方法,同时对宽带多路测向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案。
2011, 2(2):121-129.
摘要:针对某型雷达伺服系统所采用的直流力矩电机模型,利用 MATLAB 进行了电流环、 基于液浮速率积分陀螺的速度环以及位置环仿真设计。最后利用跟踪模拟航路验证了仿真设计的有效性。
2011, 2(2):130-133.
摘要:本文总结以往雷达数据采集经验,提出了新的利用 FPGA 实现雷达信号并口数据采集的方案。文中给出了具体的硬件设计方法,并对设计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利用 FPGA 的可重复编程和现场可编程特性,用 VHDL 进行设计编程和调试,不但大大缩短了研制时间,而且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实践证明,基于 FPGA 的系统设计是现实而且有效的。
2011, 2(2):134-138.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卫星通信地球站的组成,然后针对某卫星通信系统的扩频收发终端设备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着重介绍了收发终端的软件结构和实现方法。
2011, 2(2):139-144.
摘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某导航激励源上的通信与控制电路的硬件、软件的实现,其利用 FPGA 独立完成了复杂 UART 通信和下位机控制,该电路具有稳定和高效的特点。该系统硬件采用了 Xilinx 公司的 XC4VLX40 芯片,软件使用 VHDL 硬件描述语言和 Xilinx ISE9.1i 设计工具软件开发完成。
2011, 2(2):145-147.
摘要:CAN 总线以其可靠性高、实时性好在工业现场控制、电力通讯、航海航天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基于 TMS320F28335 微控制器 CAN 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其软、硬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 TMS320F28335 内嵌的 eCAN 模块能使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更为简单、可靠。
2011, 2(2):148-152.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DSP 和 FPGA 的多串口通信系统的设计。使用 FPGA 对 DSP 的单一中断端口进行扩展,配合异步串口收发芯片,完成了点对多点的多串口通信。
2011, 2(2):153-156.
摘要:通过对 DA/AD 转换实验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在相对恶劣的 DA/AD 转换环境中影响音频信号产生差异的因素,进而分析总结了影响音频水印信息最重要的三点原因—噪声干扰,时域漂移和幅值差异。针对以上三点原因,我们采用改善基于量化的音频水印算法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频率域和对水印信息做 BCH 纠错编码处理。实验证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此种方法有更好的抵御 DA/AD 转换的能力,并且适用的音乐类型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