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4):235-240.
摘要:目前的飞行校验系统以 GPS 作为空间基准,这种定位方式在精度、性能、可靠性方面都存在着固有缺陷。本文介绍的同步定位-姿态-导航(SPAN,Synchronous Position,Attitude and Navigation)技术集合了两种不同但互补的技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通过二者的结合,SPAN 技术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组合后的导航系统无论在精度、性能、可靠性方面都优于单独的子系统。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飞行校验系统,利用 GNSS 定位的绝对精度加上惯性测量单元(IMU)陀螺和加速计测量的稳定性,就可以在卫星信号丢失或者高动态应用环境下仍然提供持续、稳定、可靠的位置及姿态数据。
2011, 2(4):241-244.
摘要:时钟同步是导航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纠缠信号的时钟同步方案,通过调整光延迟单元,使 HOM 干涉仪达到平衡, 通过时钟 A 和 B 分别记录下纠缠光子达到的时间,分析这些时间序列的内在相关性,提取时钟 A 和 B 之间的时间差,以实现对时钟 A 和 B 的同步。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背景噪声的影响,同步精度高。
2011, 2(4):245-248.
摘要:本文分析了 MLS 机载设备在飞机着陆的过程中,接收到的功率与地面天线所处位置、发射的功率、飞机在空中的位置及天线的增益的关系。并给出了 MLS 机载设备着陆过程的接收功率的仿真计算结果,为 MLS 地面设备的功率预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1, 2(4):249-254.
摘要:轨道几何不平顺一直是轨道检测的主要项目,它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平稳性最主要的参数。通过不平顺轨道的数值模拟以及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对惯性法测量轨道不平顺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各不平顺参数的检测方法,研究了陀螺仪性能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2011, 2(4):255-261.
摘要:根据评估验证系统在目前卫星导航接收机研制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需求,概述了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给出评估验证系统研究的体系构架。通过卫星导航接收机评估验证系统评估能力分析研究,提出了卫星导航接收机性能评估验证系统的研究方法。
2011, 2(4):262-267.
摘要:从新航行系统的基本概念入手,参照国内外实施情况,从技术与运行两个层面对新航行系统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重点对 RNP 的概念、类型、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011, 2(4):268-270.
摘要:针对传统的天文惯性组合定位定向法不能有效修正惯性导航系统传感器误差所造成的导航误差,研究了一种新的惯性天文融合方法。利用天文导航系统量测的姿态,根本上抑制陀螺漂移误差,进而提高系统的姿态、速度及定位精度。
2011, 2(4):271-275.
摘要:VOR 作用距离的试飞结果受试验区电波传播衰减影响很大,需要对其进行精确计算, 为分析试飞结果提供支持。Fock 级数法是计算电波衰减的一种精确方法,本文详细讨论了应用该方法求解试验区电波传播衰减的工程计算问题。
2011, 2(4):276-282.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现有罗兰 C 基础上增加数字授时功能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对影响罗兰 C 授时精度的主要误差源进行了预计。通过罗兰发射台现场试验和用户外场测试,给出了发射台卫星共视比对误差和授时发播控制误差,以及外场用户自主和非自主授时偏差,并对实测授时精度进行了分析。
2011, 2(4):283-286.
摘要:本文从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出发验证了几何精度因子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而分析研究了决定几何精度因子大小的关键因素并对其做了详细的数学仿真,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011, 2(4):287-289.
摘要:随着电子对抗技术的日益升级,有源雷达因为容易被敌方定位而面临严重威胁,而基于调频广播和电视信号等民用外辐射源的无源雷达能大幅度提升雷达及平台的生存能力。本文对无源雷达的特点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基于手机基站的无源雷达探测方法,并提出了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2011, 2(4):290-292.
摘要:毫米波雷达以其角分辨率高、反隐身、目标识别能力强的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无源雷达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其目标识别能力提出了分析,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2011, 2(4):293-295.
摘要:本文利用 Winsock 来实现多雷达数据融合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数据传输,完成雷达观测平台与融合中心之间测量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并对点到点通信程序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给出了流程图及部分关键程序。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1, 2(4):296-301.
摘要:星载 AIS 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各国学者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外星载 AIS 技术的发展情况,首先介绍船载 AIS 系统的基本情况, 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星载 AIS 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着重介绍了其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最后指出了星载 AIS 技术可能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2011, 2(4):302-305.
摘要:本文提供了一种新型航电系统实时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方案。该平台基于 VPX 总线和飞思卡尔 PowerPC 双核处理器技术,采用 RapidIO 总线作为数据总线,千兆以太网作为控制总线,具有数据传输率高,运算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2011, 2(4):306-308.
摘要:复合计程仪是舰船上的关键导航设备之一,其测速精度必须经过测速场跑迭标方法进行修正。一般来说,通过测速场进行校正过的复合计程仪是满足使用要求的,但复合计程仪每年到测速场进行校正,不但耗费工费时,还受天气、海流、海况的限制,有很多弊端。如何利用船用设备对复合计程仪进行有效的校正是本文所讨论的议题,通过对测速方法、航程计算公式、 测速时间的分析,得出船用 GPS 接收机完全胜任复合计程仪校正工作的结论。
2011, 2(4):309-312.
摘要:双机热备是计算机应用系统稳定、可靠、有效、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一种高可靠性的双机热备份机制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