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4(1):1-4.
摘要:从空时自适应滤波技术出发,结合数字多波束天线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联合空时滤波算法,解决了当干扰信号与卫星信号空间角接近时,传统的空时滤波算法在抑制干扰信号的同时,极大衰减该卫星有用信号,从而降低了接收机抗干扰性能的问题。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在卫星信号与干扰信号夹角接近 10o 和多干扰信号存在的条件下,改进的联合空时滤波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空时滤波算法。
2013, 4(1):5-1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 RNAV、RNP 和 PBN 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并分析了 PBN 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最后,探讨了我国民航在 PBN 方面的发展需求和技术趋势。
2013, 4(1):11-13.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在使用 GEO 卫星组网的某卫星导航系统中卫星入站干扰信号的特征,然后结合 2012 年 3 月 2 日~3 月 9 日一周的入站干扰电平数据,采用抗差谱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入站干扰信号电平含有明显的周期变化,主周期是 2.67 天、1.52 天、1.07 天、0.82 天和 0.50 天的周期变化,其中 2.67 天和 1.52 天周期变化的贡献相对较大。
2013, 4(1):14-18.
摘要:卫星导航系统本身具有时间传递性能,其时间传递技术包括接收机单点定位授时、 两站点卫星共视和基于差分技术的相对时间同步,为分布式电子信息系统的固定站点和运动平台间的时间同步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手段。本文针对卫星导航多种时间传递模式的原理和性能展开分析,对 GPS、GLONASS、GALILEO 和 Compass 的时间传递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两套具有多系统多星座共视的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技术的时间传递设备开展了长基线时间传递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卫星导航能够实现的 1000km 长基线时间传递的最佳精度可达 5ns。
2013, 4(1):19-23.
摘要:地基增强系统中采用 B 值是多个接收机输出观测量偏差,是地面站系统进行完好性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系统进行基于接收机故障的完好性风险评估提供基础判断依据。在单系统的卫星导航着陆系统中,B 值的处理采用了伪距修正残差的基本思想,但对于多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情况下,接收机的故障需要进行独立分析和综合判断,判断的门限也存在区别,因此,本文基于地基增强系统中 B 值的计算方法,针对 GPS 系统进行 B 值的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系统的 B 值计算方法,为多系统地基增强系统的完好性监测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2013, 4(1):24-29.
摘要:CNI 系统自主导航定位是 CNI 的重要功能之一,由于受系统通信资源瓶颈的限制, CNI 用于支撑定位的消息数量一般难于满足定位需求,当定位成员高机动、高动态运动时,常常面临定位精度差、定位不连续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非支撑定位消息辅助 CNI 成员自主导航的方法,可有效改善定位成员的定位精度,提高定位成员的定位连续性。
2013, 4(1):30-32.
摘要:基于 RDSS 业务服务的导航定位接收机的首次定位时间是衡量接收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接收机冷启动过程中,由于要采用轮询的方式从所有可见卫星中锁定信号,积累星历数据,导致首次定位时间延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RDSS 服务的加速接收机冷启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接收机冷启动首次定位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2013, 4(1):33-36.
摘要:为提高编队飞行中编队飞机的自主性和智能性,将 Holon 思想引入到编队导航智能控制系统中。建立了基于 Holon 的编队导航智能控制架构,构建了包含通信与协作层、评价决策层、协调行为层、行为执行层的 Holon 单元结构模型,并对 Holon 的功能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编队导航智能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2013, 4(1):37-40.
摘要:为了研究微幅晃动状态下车载 SINS 初始对准技术,本文利用导航计算机采集惯性测量组件输出的比力和角增量信号,在载车初始粗对准之后,分别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和参数辨识法完成精对准实验,结果表明在粗对准算法相同、精对准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卡尔曼滤波精对准比参数辨识精对准能够获得更好的对准精度,对于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 4(1):41-44.
摘要:论文中针对 GPS 星座轨道参数及系统特性,建立基于伪距测量误差模型的导航定位状态方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对 GPS 定位解算精度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EKF 明显优于最小二乘算法,具有较高的滤波精度,可以更好地满足 GPS 用户定位精度要求。
2013, 4(1):45-48.
摘要: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 GPS 用户台对空中高速运动目标进跟踪测量,而普通 GPS 算法无法给出高动态单点定位的定位精度。运用最小二乘原理解算动态 GPS 用户台的定位方程, 并对其进行精度评定能够得到动态单点定位精度,且简单、实用,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3, 4(1):49-52.
摘要:TACAN 机载设备通过无线信道与地面台通信,机载设备信号的接收是通过超外差射频通道进行的,通道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 TACAN 测距精度,所以射频通道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 TACAN 机载设备射频通道指标中谐波干扰信号的特性对 TACAN 测距精度的影响,为 TACAN 射频通道的设计做出参考。
2013, 4(1):53-56.
摘要:本文描述了基于沙漏型变换的多舰船目标成像流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则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的对运动舰船进行聚焦,对提高图像的信噪比有较大帮助,有利于对弱小舰船目标的检测。
2013, 4(1):57-61.
摘要:基于模糊评估和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据链装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试的每项指标具体数值,以递推算法给出装备每一层战术性能的评估值,按最大隶属度原则评定装备的优劣等级。该方法为评估数据链装备综合作战效能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可行的手段。
2013, 4(1):62-66.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微波接收组件的设计与制作。该组件含有四个通道,每个通道由限幅器、低噪放、移相器等组成,对天线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移相功能。文章分别对接收组件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采用 MCM(多芯片组件)技术设计出了此款组件,并进行了加工、测试。
2013, 4(1):67-72.
摘要:本文针对波束形成天线通道幅相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LMS 算法的校正方法并利用 matlab 进行仿真验证。从仿真结果看出当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收敛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幅相校正效果。
2013, 4(1):73-78.
摘要: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原理,并对波束形成的信号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重点仿真了三种计算准则下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以上三种算法都可以实现波束形成,最后对三种算法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