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4(4):235-245.
摘要:介绍了 GPS、GLONASS、Galileo 和北斗四大系统的发展近况,提出了夯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鼎立基础的建议。
2013, 4(4):246-251.
摘要:介绍了 UTM 格网坐标具有快捷方便、精度高、易识别的特点,提出了利用 UTM 格网坐标与地形数字高程,构建地形基准数据库的方法。
2013, 4(4):252-257.
摘要:BOC 调制是一种新的调制方式,能够实现频谱分离并能够充分利用整个频带,比传统的 BPSK 调制拥有更好的自相关特性,以至于能够改善定位精度。由于 BOC 调制信号在载波频率点处有较低的功率谱密度,因而,在未来的卫星导航系统中使用 BOC 调制信号将能够减少信号间的干扰。本文详细地分析了 BOC 调制信号的特点,通过对功率谱密度函数、自相关函数、 Gabor 带宽和码跟踪精度等参数的分析和仿真,验证了 BOC 调制信号在相关特性、抗干扰能力和码跟踪精度方面的优越性。并针对 BOC 调制信号自相关峰的多峰带来的跟踪不确定性会使捕获复杂度增加和带来跟踪误差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 BOC 调制信号的接收技术,可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的信号体制设计和系统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2013, 4(4):258-261.
摘要:对 DME/P 和 DME/N 的区别和兼容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用 DME/P 代替 DME/N 的可行性,讨论了仪表着陆系统配置 DME/P 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013, 4(4):262-269.
摘要:随着激光冷却等原子光学技术的进步,利用冷原子作为波源的冷原子干涉陀螺仪正在快速发展,有望成为惯性导航领域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陀螺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研究现状和原子干涉仪惯性测量的基本原理,并对斯坦福大学、巴黎天文台和汉诺威大学的三种不同类型冷原子干涉陀螺仪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当前冷原子干涉技术的局限性,展望了未来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在惯性导航领域推广应用的改进方案及发展前景。
2013, 4(4):270-274.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毫米波器件、毫米波集成电路日趋成熟,毫米波雷达在国内外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分析了毫米波的波段特性,对毫米波雷达的研究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
2013, 4(4):275-277.
摘要:本文介绍了雷达结构刚强度的设计和仿真方法。利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结构的刚强度设计仿真,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和仿真的结论。
2013, 4(4):278-284.
摘要:在海洋开发中,基于水声的应用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水声信号的传播速度、传播损失、海洋噪声、信号带宽、多径传播复、多普勒效应等方面的性能做了详细分析, 明确了水声信号的传输特性,对于水声应用系统研发有参考作用。
2013, 4(4):285-289.
摘要:战术数据链已经成为现代数字化战场上链接指挥中心、各级指挥所、各参战部队和武器平台以及各种数据终端的神经,一种战术数据链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作战需求,因此形成了这种多种战术数据链并存的局面。多战术数据链信息协同处理模块屏蔽不同类型数据链物理传输介质的差异,实时接收数据链数据、监测载机与各数据链的通讯状态、将载机平台数据下传至各数据链,实现多种数据链的数据信息协同处理。
2013, 4(4):290-292.
摘要:本文利用随机微分理论研究了卫星通信中雨衰的统计特性,首先利用非线性变换得到了雨衰的随机微分方程,然后利用福克尔-普朗克(Fokker-Planck)方程给出了雨衰的概率密度函数,最后利用 Ito?公式推导出了雨衰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2013, 4(4):293-296.
摘要:战场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作战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战场通信网络的现状以及对战场信息共享的需求,在研究战场信息共享系统工作方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实现战场信息共享系统所解决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系统未来的改进和发展方向。
2013, 4(4):297-302.
摘要:针对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阵列幅相误差扰动问题,结合子空间类波达方向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幅相误差的自校正算法。先利用均匀线阵协方差矩阵的结构特点对幅相误差进行初步校正,再通过迭代方法得到更精确的估计值,自校正方法无需任何参数初始值,实现比较简单。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具有良好的误差校正效果,能够比较准确的估计出方位角和幅相误差值。
2013, 4(4):303-307.
摘要:利用程差的相似递推,并通过和由正弦定理所得到的三角函数式联解,可得到含有未知主站径向距离的双站交会角的单站测算方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短距相差测距法,给出了基于相差测量的双站交会角的单站测算公式。由于仅和主站的参数测量相关,故副站以及双站间的间距实际上可以是虚设的。误差分析表明,由于所得到的交会角测算式与径向距离成反比, 所以,基于短基线相差检测所得到的双站交会角可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
2013, 4(4):308-311.
摘要:CORBA(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是基于对象技术的分布计算应用软件体系结构。 CORBA 标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接口定义语言(IDL),对象请求代理(ORB),以及 ORB 之间的互操作协议 IIOP,核心是对象请求代理。本文主要介绍了 CORBA(公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 的基本原理和总体框架,以及应用 CORBA 中间件技术 omniORB 进行简单的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