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6(1):1-4.
摘要:星基导航技术在民航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GNSS 地基增强系统 GBAS 作为星基导航提供精密进近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陆基导航设备一样,GBAS 在正式使用和对外开放之前都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本文阐述了 GBAS 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对 GBAS 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功能测试进行了概述,并对测量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给出了 GBAS 地面功能测试的方法,详细介绍了 GBAS 精度的测量, 为国内运行 GBAS 提供了技术参考。
2015, 6(1):5-8.
摘要:研究了精确标定光纤陀螺仪的办法,对其不对称性和非线性度进行测试,并分析零偏重复性、 稳定性以及温度等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的数据对陀螺仪的输出进行补偿,并进行验证,使其达到精确测量角速度的目的,对具体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5, 6(1):9-12.
摘要:随着多模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多星故障(包含跳变故障和慢变故障)同时发生的概率也伴随着卫星数增多而增大。目前常用的完好性检测方法难以实现多星故障的同时检测与识别,其中慢变故障的检测更是一大难点。针对此,本文研究了一种由惯导系统提供位置基准、基于量测量不一致性的卫星故障识别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多星故障包括慢变故障的同时识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15, 6(1):13-16.
摘要:SINS/CNS/GNSS 组合导航系统具有全自主、抗干扰能力强、高精度等优点,对导航计算机性能要求高。从组合导航系统对导航计算机的需求出发,本文基于 DSP 和 FPGA 设计了高精度、高可靠性、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的导航计算机系统。本文首先给出了导航计算机的原理结构框图,并详细介绍了主要功能单元;其次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最后根据 GJB/Z 299C-2006 提供的数据和方法,计算了导航计算机的可靠性指标 MTBF。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导航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处理精度、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指标均达到组合导航系统要求。
2015, 6(1):17-22.
摘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参数包括用户差分距离误差(UDRE)、区域用户距离精度 (RURA)和格网点电离层垂直延迟改正数误差(GIVE)。本文研究了 UDRE、RURA 及 GIVE 的算法,分析仿真了 UDRE 和 RURA 一天中的变化,给出了格网点(IGP)97(40 °N,115°E) 一天内 GIVE 的变化曲线,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UDRE、RURA 以及 GIVE 的算法均能够以 99.9%的置信度限定等效钟差改正数和格网点电离层延迟改正误差,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完好性监测。
2015, 6(1):23-27.
摘要:电磁环境日益恶劣且到达接收机的导航信号非常微弱,导航接收机的输出性能受干扰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在干扰背景下提高导航接收机的输出性能是十分重要的。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传统抗干扰方法包括采样协方差矩阵求逆 SMI(Sample Matrix Inverse)方法、最小均方误差 LMS(Least Mean Square)迭代方法、功率倒置 PI(Power Inverse)算法等,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但抗干扰后对信号增强没有效果。本文在子空间投影抗干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导航信号相关性特点,对子空间投影后信号进行运算,构造最优相关峰矢量,利用该矢量进行波束合成,实现导航信号增强的目的。对实测数据处理可知,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抗干扰后导航信号强度。
2015, 6(1):28-34.
摘要:本文论述方位机扫、俯仰相控电扫舰载三坐标雷达天线阵面电子稳定方法。通过分析计算证明了采用电子稳定方式的三坐标雷达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现漏空域现象,同时还给出了天线电子稳定三坐标雷达设计时几个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俯仰所需最大相控角度计算方法, 俯仰波束指向水平面的相控角度计算方法,俯仰方向电子扫描所需波位数计算方法,雷达俯仰角度计算方法等。
2015, 6(1):35-38.
摘要:本文针对装备支援保障过程中发现的一线操管人员对舰炮跟踪雷达光电轴匹配校准工作了解不多,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从介绍雷达光电轴匹配的概念入手,围绕雷达光电轴匹配的重要意义展开,通过分析光电轴匹配与雷达指向精度关系,给出二者定量关系,强调了光电轴匹配误差对雷达精度,特别是航路捷径前后雷达方位角精度的显著影响,并结合典型真飞航路, 对这一结论予以印证,以达到提高部队认识,促进雷达标校工作有效开展的目的。
2015, 6(1):39-42.
摘要:本文利用双寄生套筒的结构,采用双锥和粗振子结合的辐射体形式设计了一款可与卫导天线级联的全向宽带穿杆天线。采用这种特殊结构该天线解决了常规天线内部穿金属接地杆后驻波恶化的问题。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在 120-550MHz 频带内电压驻波比小于 2.5,且高低频端的方向图全向性良好。
2015, 6(1):43-46.
摘要:根据衰落信道的特点,讨论通过交织技术改善级联编码差分最小频移键控系统性能的方法,并提出一种不增加传输延迟和存储空间的伪随机交织方法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低复杂度条件下,可以有效抑制信道衰落对级联编码差分最小频移键控系统性能的影响。
2015, 6(1):47-52.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速 Turbo 编译码方法。从算法改进和结构改进技术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解决现有译码算法难以实现高速这一问题。在结构改进技术方面,采用分块思想,将分量编码器分成两块并行处理,速度提高一倍;在算法改进技术方面,一方面针对目前存在的复杂度较低、性能次优的 Radix-4 Max-Log-MAP 译码算法,通过尺度因子的补偿,得到了译码性能较好的 SF-Max-Log-MAP 算法。另一方面采用了 HDA 停止迭代准则,有效地减少了译码时延。
2015, 6(1):53-57.
摘要:多址接入控制协议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分布式网络中,它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何将物理层和多址接入层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何在接入时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这些因素对网络性能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研究了高通公司提出的 FlashLinQ 通信系统,并且详细介绍了 FlashLinQ 通信系统所采用的分布式调度协议,该协议是一种高效的并且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多址接入协议,相比于 RTS/CTS 机制的 CSMA/CA 机制的多址接入协议有较大的增益。协议可以在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实现多条链路的并行传输,增加了网络的吞吐量,改善了网络的性能。
2015, 6(1):58-6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 PCI9052 接口芯片的功能、特点以及在话音处理单元中的应用,并说明了其引脚功能及配置注意事项。
2015, 6(1):65-70.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循环平稳特征的 OFDM 系统频谱感知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插导频的循环平稳特征感知算法,并在不同信道条件下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依赖于循环前缀的长度且在低信噪比衰落信道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衰落信道下非相关合并造成的性能损失可以通过适当的延长感知时间得到补偿。此外,对于一个实际的 OFDM 系统,该算法在导频相位伪随机变化时更具实用性。
2015, 6(1):71-75.
摘要:现实环境下,包含多种无线电信号,当 GNSS 系统使用受到限制时,利用周围射频环境中的机会信号提取定位和授时信息,通过多个机会导航接收机共享信息,构建并不断完善所需信号的整体框架,形成了被称为协作机会导航的新型导航体制。本文介绍了协作机会导航的产生背景和基本思想,从环境可观测性角度,讨论了协作机会导航的实现方法,并对协作机会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5, 6(1):76-78.
摘要: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装备性能是我军试验和训练的重点,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方法越来越引起装备试验训练方的重视。本文主要是对如何设置所需的复杂通信战场电磁环境方法进行探讨,重点研究复杂战场电磁环境设置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为装备训练和试验等任务设置复杂通信电磁环境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