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6(6):473-478.
摘要:基于多系统组合的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采用多系统组合导航克服了单一星座系统定位中存在的定位精度差、可见星少、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多系统组合定位方法,详细推导了基于北斗的多系统组合用户定位算法模型。比较分析了单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GPS、Galileo 多系统组合条件下服务性能,得出在多系统组合条件下可以极大改善用户观测条件,进而提高了用户导航定位使用效能。
2015, 6(6):479-482.
摘要:随着 GPS、Galileo、GLONASS 和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空间可接收和利用的导航卫星越来越多、导航信号越来越越丰富,本文针对多系统多频点信号接收的特点提出了卫星导航接收设备设计方案,分析了设计方案的特点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接收设备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5, 6(6):483-486.
摘要:针对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在 CGCS2000 大地坐标系中定位解算得到的大地高度向海拔高度转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格网拟合和 Lagrange 拟合的混合拟合算法。通过仿真比较混合拟合算法和传统曲面拟合算法的拟合性能,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有更高的拟合精度和实用性。
2015, 6(6):487-491.
摘要:提出了一种 GPS 不足 4 颗星情况下的双星组合定位方法。利用微机械惯导系统短时间自主导航定位的优良特性,建立双星组合定位的误差方程,同时利用 GPS 导航系统自身的卫星测量信息,设计双星组合定位导航系统的卡尔曼滤波器来实现微机械惯导和 GPS 卫星信息的最优融合。通过微机械惯导和 GPS 的信息融合,实现 GPS 在 2 颗卫星情况下的组合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 GPS 卫星导航收星条件差的情况下,双星组合导航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2015, 6(6):492-496.
摘要:主要论述了基于 GPS 的舰船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其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着重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网络化模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同时也对其应用领域和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2015, 6(6):497-501.
摘要:为了保证机载惯导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减振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机载惯导系统的使用环境,提出了系统对减振系统的要求,并针对平台式惯导系统和捷联惯导系统, 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振动动力学模型。在总结减振系统设计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机载惯导减振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减振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减振器材料和结构的确定、减振系统固有频率的确定以及阻尼特性设计等。按照设计方法,给出了一个平台惯导减振系统设计实例,该减振系统满足系统需要。
2015, 6(6):502-508.
摘要:天文航姿测量系统主要用于舰船惯性导航系统的航向真值测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天文航姿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和功能,具体介绍了各个分系统的方案设计,并对系统精度进行了试验验证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天文航姿测量系统方案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校正惯导误差工作。
2015, 6(6):509-513.
摘要:无人值守站小口径卫通天线要求全天候 24h 和不间断、长期稳定地进行程序跟踪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天线会因为机械磨损等因素致使跟踪精度先缓慢下降,精度下降趋势会越来越快。如何实现小口径卫通天线长期稳定跟踪运行,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5, 6(6):514-517.
摘要:通过某型通信设计,分析了引起误码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通过修改信号处理软件的方法来消除误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算法修改,可以有效抑制大信号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2015, 6(6):518-523.
摘要:本文描述了综合机载航电设备当中的 ADS-B 发射组件的总体架构和详细设计方法, 重点介绍了 DSP 与 FPGA 之间交互接口与基带信号产生的过程,这种设计方法为类似的无线电信号发射提供了一种有效实用的解决方案。
2015, 6(6):524-529.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 ADS-B 机载接收组件实际工程开发,研究了 ADS-B 接收系统总体技术,提出了 ADS-B 机载接收组件的总体设计方案;给出了 ADS-B 射频接收前端和信号处理后端软硬件实现方法,基于 RTCA DO-260B 标准,阐述了增强型扩展报文算法的实现方法,给出了接收设备的实验室测试和实际环境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2015, 6(6):530-532.
摘要:在以基线为底边的测向直角三角中,通过对程差进行几何补偿,不仅从形式上得到了一种能提高短基线测向准确性的递推估计方法,而且还导出了一个基于距离测量的测向式。
2015, 6(6):533-536.
摘要:本文介绍 Mesh 自组网通信系统设备的组成与信道选择模式,引出 Mesh 自组网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最后提出 Mesh 自组网通信系统的组网方案。
2015, 6(6):537-539.
摘要:中心计算机作为雷达整机功能和性能实现的核心设备,在整个雷达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之外,中心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就是其使用的软硬件平台。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软硬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性能指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详细分析了国产软硬件与国外软硬件的性能差异,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了国产化替代的可行性。
2015, 6(6):540-543.
摘要:复杂战场环境下数据链生存能力是提升体系化联合作战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对联合作战任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获取最大作战效能为目的,对数据链电子防御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探讨分析,重点对抗干扰波形、干扰抑制、信号增强和新概念技术等电子技术手段,以及分布式无中心组网、智能化自组织网络等网络化协同方式进行了研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