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8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导航技术
    • GPS伪距双差相对定位技术试验研究

      2017, 8(2):79-82.

      摘要 (0) HTML (0) PDF 546.88 K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差分技术能够消除 GPS 伪距中大部分公共误差,同时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出基线两端的 GPS 接收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本文介绍了基于 GPS 伪距双差的相对定位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 GPS 伪距差分相对定位试验分析,比较了单频伪距双差与窄巷伪距双差的相对定位精度。试验表明,窄巷伪距双差相对定位具有更高的相对定位精度。

    • 近红外导航恒星排序方法研究

      2017, 8(2):83-86.

      摘要 (0) HTML (0) PDF 373.27 K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文导航具有自主性强、精度高和误差不随时间积累等优点,惯性导航系统常采用天文观测的方法来提高定位和定姿精度,全天时星跟踪器技术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近红外系统多基于 2MASS 星表产生导航星表,系统工作中需要对可观测恒星进行排序,实现对恒星的最优选择。本文阐述了2MASS近红外恒星的测星能力计算方法,利用给出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 SNR)计算公式,对一组亮背景条件下的恒星 SNR 进行了计算,并据此进行了理论排序。 利用外场观星试验拍摄的星图,计算了恒星星点的 SNR,并按照实测星点 SNR 对恒星进行了排序。计算结果表明:导航恒星的理论 SNR 与实测 SNR 的排序结果完全一致。

    • 基于伪距/伪距率双差的INS/GNSS紧组合相对导航算法研究

      2017, 8(2):87-92.

      摘要 (0) HTML (0) PDF 301.48 K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惯导/卫导组合导航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编队相对导航的研究越来越多。结合卫导差分相对定位、INS/GNSS 组合导航技术,本文将编队成员中主节点和从节点伪距、伪距率的两次差分量直接作为观测量,研究了一种 INS/GNSS 紧组合相对导航新算法。该算法通过两次差分操作可以消除大部分传播路径误差以及公共时钟误差;利用惯导的平滑特性能够消除测量量中的部分随机噪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供精度更高,更加平稳的相对导航信息。

    • 一种INS/DVL组合导航一体化偏差标校方法

      2017, 8(2):93-96.

      摘要 (1) HTML (0) PDF 448.18 K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INS/DVL 一体化偏差是影响组合导航系统精度的重要因素,对一体化偏差进行高精度标校是实现高精度组合的前提和基础。传统基于外速度拟合的一体化偏差估计方法对观测速度要求高,估计精度受量测噪声影响较大,同时实现过程较为复杂。提出一种基于 SVD 最小二乘的 INS/DVL 一体化偏差航迹拟合估计方法,对三轴一体化偏差角进行拟合标校。仿真结果表明, 在 GPS 定位误差为 20m 的情况下,三个安装偏差角的 50 次 Monte Carlo 仿真平均估计误差分别为 0.1001°、0.0283°、0.0213°。该方法实现简单,估计精度较高,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 一种车载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抑制方法

      2017, 8(2):97-101.

      摘要 (0) HTML (0) PDF 407.32 K (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现有车载惯性导航系统(INS)动态零速修正(ZUPT)方法对载车机动性要求高,急转弯等状态下对惯导误差约束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检测的车载 INS 动态零速修正方法,通过对载车不同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精确检测,并进行针对性的滤波器设计,提高动态零速修正算法的适应性。跑车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动态零速修正方法,2.6h 最大定位误差提高了 160m,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无人机视觉自主着陆仿真系统

      2017, 8(2):102-107.

      摘要 (0) HTML (0) PDF 574.77 K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计算机视觉导航技术具有精度高、不受电子干扰,成本低等特点,被誉为未来无人机自主着陆的必备手段之一。作为新一代着陆技术手段,视觉自主着陆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算法研究和飞行试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在实验室环境来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本文将虚拟现实、 可视化技术与计算视觉导航算法紧密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无人机视觉自主着陆仿真验证系统, 构建场景模块,能够在复杂三维地形、不同气象条件下对无人机视觉自主着陆算法进行仿真验证, 实时计算和输出无人机着陆所需位置姿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真实反映了无人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动态特性以及姿态角等的变化,并且具备良好的用户显控界面,验证了视觉自主着陆算法的可行性。

    • 监测接收机PHM技术方法探讨

      2017, 8(2):108-112.

      摘要 (0) HTML (0) PDF 277.30 K (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监测接收机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保障和维护其精稳运行是系统提供高精度服务的关键。本文提出了监测接收机 PHM 健康评估与预测的定义,给出了监测接收机健康参数概念,分析了健康参数偏离次数、偏离概率影响监测接收机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概述了参数获取、数据处理、状态评价、分析诊断以及趋势预测等主要流程,对进一步探讨卫星导航系统故障预测与评估技术,提升运行维护能力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专题研讨
    •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水下目标识别融合推理方法研究

      2017, 8(2):113-117.

      摘要 (0) HTML (0) PDF 359.95 K (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下多途、时变的复杂环境给水下目标的识别精度带来了很大影响,单传感器获得的目标信息已不能支持水下目标识别要求,需要通过分析不同传感器源获得的水下目标特征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构建水下目标多特征信息不确定性融合推理识别模型和准则,给出水下目标识别的具体判断逻辑流程,建立目标属性识别框架,确定不同传感器源获得的水下目标特征信息证据对水下目标属性可信度分配函数,通过 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实现水下目标的综合推理识别,为提升水下多平台协同作战能力提供重要基础。

    • 环境温度对氢原子钟稳定度的影响

      2017, 8(2):118-121.

      摘要 (3) HTML (0) PDF 259.41 K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因素对氢原子钟性能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计量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本文从氢原子钟的构成入手,分析了影响氢原子钟频率稳定度的因素,并重点对环境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氢原子钟频率短期稳定度影响不大,会严重影响长期稳定度指标。

    • 一种LEO-S频段星地链路传输体制研究

      2017, 8(2):122-126.

      摘要 (1) HTML (0) PDF 268.18 K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低轨卫星系统(LEO)具有传输时延短、传输损耗低等优点,对于实现宽带业务、终端的小型化非常有利;另外,S 频段抗雨衰能力强,天线尺寸小造价低,使其很适合卫星移动电话、区域内多用户间数据等业务通信场合。本文针对目前低轨卫星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 LEO_S 频段星地链路传输体制,结合用户数量及传输速率要求,对上下行链路的传输体制进行了研究,计算了上下行链路的余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星地链路抗干扰措施。

    • 基于插值算子自适应混合差分进化算法的八木天线优化设计

      2017, 8(2):127-130.

      摘要 (0) HTML (0) PDF 231.91 K (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插值算子自适应混合差分进化算法对六元八木天线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介绍了插值算子自适应混合差分进化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流程,然后采用该算法优化设计了六元八木天线的增益,以振子的长度和振子的间距为优化变量,获得优于其它算法的结果。考虑工程实际的匹配阻抗问题,同时优化八木天线的增益和阻抗,同样获得了较优的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八木天线的工程设计当中,为该类天线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

    • 一种弹载阵列天线的设计

      2017, 8(2):131-134.

      摘要 (0) HTML (0) PDF 571.93 K (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弹载共形阵列天线,该阵列由三个单频天线及一个双频天线组成, 具备耐高温、宽波束等特点。从仿真结果看该阵列天线增益达到了 2dB,天线的轴向轴比小于 3dB, 波束宽度达到了 95°,能够在旋转过程中稳定有效的接收信号。

    • 基于平面投影的综合飞行引导算法研究

      2017, 8(2):135-141.

      摘要 (0) HTML (0) PDF 231.58 K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大圆航线在地球表面实现圆弧航段内引导飞行、两相邻航段间内切转弯飞行时的弧面几何计算误差大、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平面投影的引导算法,在进行高斯 -克吕格投影后的平面内进行引导解算,以实现圆弧航段引导飞行。本文在 VS2010 环境下实现了多航段内引导和航段间四种转弯方式引导飞行,搭建的仿真验证平台可通过预设航线,对基于平面投影的引导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环境还具备常速飞行和按时到达等引导飞行能力。

    • 一种基于MIMO的改进型信号检测K-Best算法

      2017, 8(2):142-146.

      摘要 (0) HTML (0) PDF 410.43 K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MIMO 是一种显著降低未来塔康(TACAN)导航系统的信号检测的误码率的技术。 最大似然算法(ML)是 MIMO 无线系统的最佳硬判决检测方式,但是其会随着天线数目和调制阶数的增加,其复杂度呈指数规律增加。传统 K-Best 算法虽克服 ML 算法的缺点,降低了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节约计算成本,但其 BER 性能略有下降。改进型 K-Best 算法采用最优检测快速 QR 分解、预处理技术(SE)和球型译码技术(SDA)检测手段克服传统 K-Best 算法的缺点。 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 K-Best 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明显提高了 BER 性能。

    • >技术综述
    • 舰艇惯性导航技术应用与展望

      2017, 8(2):147-151.

      摘要 (5) HTML (0) PDF 260.85 K (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惯性导航系统是舰艇导航系统的核心装备,是舰艇实现自主安全航行和舰载武器系统对敌方进行精确打击的主要手段。以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简述了以激光惯导为代表的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与需求,综合阐述了国外舰艇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概况,并对国外发展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舰艇惯性导航技术及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 美军JRE应用协议研究

      2017, 8(2):152-156.

      摘要 (0) HTML (0) PDF 481.82 K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JRE 应用协议是为了克服战术数据链视距传输限制,利用卫星信道、光纤网络等其他媒介来传输战术消息而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 JRE 应用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协议参考模型,然后针对应用协议的帧结构初步设计和通用时间基准建立的协议机制展开研究。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