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0(3):157-162.
摘要:针对无人机集群协同感知与信号级任务协同的相对定位需求,本文分析并建立了北斗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的双差模型,重点研究了无人机集群应用中动基准条件下载波相位差分处理流程及龄期误差补偿方法。通过搭建动态试验平台,开展双动态跑车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满足智能无人机集群信号级协同的相对定位需求。
2019, 10(3):163-166.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相干的低轨星直接扩频信号快速捕获技术。低轨星高速运动所带来的大多普勒频偏成为制约传统捕获方法的主要因素,导致捕获性能严重恶化,同时低轨星快速的过境时间要求加快信号捕获速度。部分匹配滤波器可在时域快速完成码相位搜索,快速傅里叶变换可在频域完成多普勒频移搜索。相比传统捕获方法,部分匹配滤波器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捕获方法可快速完成大范围多普勒频偏搜索,为低轨卫星直扩导航信号的接收提供支撑。
2019, 10(3):167-172.
摘要:由于我国地面测控资源有限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对深空导航覆盖效果不足,有必要寻找自主导航方式。平动点导航是一种利用星间测距的深空自主导航方式。本文设计了包含 4 个模块的仿真程序,并利用仿真程序进行可行性仿真。地月 L1Halo 轨道卫星与绕月轨道卫星进行测距测速滤波导航定轨,平动点轨道卫星综合位置误差小于 50m,绕月轨道卫星综合位置误差小于 20m,验证了平动点导航的可行性。
2019, 10(3):173-176.
摘要:针对 MEMS 惯性器件精度较低,MEMS 惯导系统无法满足平台姿态精度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MEMS 器件的测姿、定向方法。当载体近匀速运动时,利用加速度计和磁力计信息,采用垂直陀螺原理得到高精度的姿态信息,通过卡尔曼滤波估计出陀螺漂移,载体非近匀速运动时采用惯性姿态递推更新算法,补偿修正力矩和陀螺漂移误差,提高了载体的测姿定向精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测姿定向方法后 MEMS 系统的姿态精度达到了 0.6°, 精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精度,能够满足大多数中高精度平台的要求。
2019, 10(3):177-181.
摘要:在卫星导航差分定位中,有多种误差因素影响定位精度。本文在介绍不同差分定位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位置差分、伪距差分、载波相位差分三种差分方式的误差来源以及影响, 并阐述了从单站差分拓展到网络差分,在扩大差分服务区、提高精度和完好性方面的优势,以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2019, 10(3):182-186.
摘要:文章描述了一种导航着陆系统场地环境电磁效应仿真与预测技术,通过平台架构计算仿真,根据导航着陆系统的技术体制和机场实际环境,对导航着陆系统场地环境电磁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得到系统精度和引导能力的仿真结果,可以指导飞行检验,提高飞行检验的效率,还可作为飞行检验的补充。
2019, 10(3):187-190.
摘要:飞行计划处理系统依托公共互联网络,完成飞行用户和管理部门的信息交互,用于通航空域使用的申请、审批、信息收集、信息发布和动态监视。通航飞行用户可依托该系统上报飞行计划、接受飞行计划批复和获取相关飞行服务信息等。其工作原理是,在通航飞机起飞前可以通过飞行服务站或飞行计划申报系统进行计划的申报工作,通航管制中心通过报告获得通航飞机的状态,经确认飞机满足起飞条件后,通航管制中心批准起飞。
2019, 10(3):191-194.
摘要:针对机载通信设备的试飞测试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实时监控与回放系统, 在不改变机上及地面原有系统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对试飞过程中的通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存储和分析,并在试飞结束后根据存储数据进行回放。通过试验验证,本系统能够正确完成监控与回放功能,并且具有使用简便、扩展性强的特点。
2019, 10(3):195-198.
摘要:针对精密测距监控器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提出了基于 FPGA 的监控器数字基带信号处理方法,包括状态机方式实现的脉冲预选方法和关键点选取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2019, 10(3):199-203.
摘要:针对未来通信数据链系统综合化、大规模和复杂性的特征,系统故障诊断将面临故障置信概率低、故障定位的准确率低和失效装备战斗力恢复困难,缺乏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故障检测、定位的综合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本论文拟提出融合多种技术途径的新型故障诊断技术,并梳理了涉及的关键技术,使得该新型故障诊断技术具有高故障检测准确率、高故障定位准确率等良好特性,同时可满足未来通信数据链等复杂装备故障诊断在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更高要求。
2019, 10(3):204-208.
摘要: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广泛应用于通信和雷达接收机,接收机动态范围 60dB 或者更大时,需要选用大动态范围的 AGC 系统来保证或者扩大该指标。本文介绍了 AGC 系统的组成,给出了一种通信设备中使用大动态范围的数字 AGC 的设计流程和组成,并给出了基于 FPGA 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通过对接收数据的采样和处理,可以看出该方法可实时有效实现大动态范围增益调整。
2019, 10(3):209-212.
摘要:在目标跟踪系统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传感器的量测数据准确估计目标的运动状态。传统的滤波估计算法仅是对量测数据的优化处理,但量测数据才是决定目标跟踪系统性能的基础。量测数据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传感器的性能,也取决于传感器与目标的相对位置。本文针对纯方位量测传感器,以互信息为效能函数,推导了一个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多传感器最优布设方法,有效提高了目标估计的精度,并通过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19, 10(3):213-218.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面向航迹的多平台多假设数据关联算法,包括航迹树的构建、航迹得分计算、序列概率比检验、假设生成以及分支航迹剪枝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实装环境下点迹量大、虚假目标多的问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优化,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2019, 10(3):219-222.
摘要:为解决试验想定快速、便捷制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XML 的试验想定编辑软件设计方案。方案根据想定编辑软件的需求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划分模块并设计。想定内容以结构化的 XML 语言定义,实现了信息的规范化描述,保证了想定文件可重用、易扩展的特性。 最后采用 C#语言结合 WPF 框架编程实现了该想定编辑软件,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快速开发需要的试验想定,目前已应用于多个项目的试验工作。
2019, 10(3):223-227.
摘要: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网络(CRN)中的关键功能,其可以识别空闲频谱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且避免对授权用户产生有害干扰。然而,由于多径衰落,阴影,接收机不确定性等各种问题带来的重大挑战,导致授权用户的检测失败。利用协作频谱感知(CSS)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问题的影响,并通过利用空间分集来提高检测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网络和频谱感测技术的简要历史,然后对协作频谱感知进行了简要的研究,讨论了协作频谱感知的不同类型、技术、协作模型、特征比较,并分析了一些前期研究方案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2019, 10(3):228-231.
摘要:本文以锁相环频率跟踪技术为基础,结合锁相环芯片 CD4046 实现了一种电压隔离采样电路,并对电路进行了实验分析。该电路简单实用,采样信号能够直接作用于控制系统,方便后级电路进行控制。
2019, 10(3):232-234.
摘要:在基于装备的显控软件开发过程中,一般包含各种界面显示功能,通信数据收发功能,数据处理与转换功能,数据提交与分发功能。这些功能都是相互独立的部分,相互之间是异步工作的,这就需要他们之间能够相互勾连互通,相互之间能够通过内部协议数据进行驱动。功能技术实现需要借助于多线程和阻塞式读取管道协议数据的方式来实现数据驱动整个程序进行高效且实时地运转,这就大大提高了显控软件的实时性,有效地避免了界面反应迟钝和卡死的现象,也极大地提高了除界面以外其他功能独立于界面运转的实时性和对装备中显控软件以外其他与显控软件通信连接的部分应激反应的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