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1(1):1-8.
摘要:本文介绍了 GBAS 和其进近服务类型,详细介绍了基于 GPS 单频实现 III 类运行的 GAST D GBAS 技术概念框架,研究了地面设备完好性监测框架和播发电文以及机载设备新增算法和监测器设计。针对电离层异常对 GBAS 运行的影响,根据电离层梯度异常模型,模拟了故障场景,设计实现了 GAST D 地面和机载仿真验证平台,并对模拟的故障场景下 GAST D GBAS 系统进行验证和分析。
2020, 11(1):9-13.
摘要:本文针对多系统卫星导航接收机抗干扰时延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整抗干扰延时的补偿算法,使不同频点的采样时刻处于同一时刻,提高了抗干扰状态下的伪距测量精度和载波测量精度。定量分析了不同抗干扰延时对观测量精度的影响,并在某型抗干扰接收机上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自适应调整抗干扰延时的补偿算法有效,消除了由于抗干扰延时引入的观测量偏差,提高了伪距/载波差分的定位精度。
2020, 11(1):14-19.
摘要:GPS 为阻止敌方使用军用信号和防止对 GPS 的欺骗干扰,设计上实施了反欺骗 (Anti-Spoofing,AS)措施。本文介绍了 GPS 军用信号基于密码技术实施 AS 措施的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以及密码管理机制,这些可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授权信号安全防护设计和密码管理提供借鉴。
2020, 11(1):20-25.
摘要:计算机视觉导航技术具有精度高、不受电子干扰,成本低等特点,被誉为未来无人机自主定位的必备手段之一。作为新的定位手段,我们需要在实验室搭建仿真平台来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将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与计算视觉导航算法紧密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环境的无人机视觉自主定位仿真验证系统。在场景中构建虚拟摄像机、棋盘格以及合作二维码标签,在虚拟场景中进行相机标定,并用标定得到的内参解算得到基于标签定位的位置参数,实时计算和输出位置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以对场景中虚拟相机进行准确标定得到虚拟摄像机的内参,解算定位参数误差在 0.2m 以内,满足无人机自主飞行以及降落的精度要求, 并具备良好的用户显控界面,验证了基于视觉无人机自主定位算法的可行性。
2020, 11(1):26-30.
摘要:针对多域一体化作战下的多源异类信息融合面对的新挑战、发展的新趋势及待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首先从多源异类信息融合的架构、信息的差异性、处理过程及参数的适应性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多域一体化作战下多源异类信息融合面对的挑战;其次针对以上挑战总结了多源异类信息融合耦合化、多源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以上发展趋势梳理出了四项多源异类信息融合的关键技术。
2020, 11(1):31-35.
摘要:随着新型电子信息装备、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艇在未来海上作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智能化、综合化的射频传感器系统将成为无人艇感知信息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无人艇传感器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结合无人艇的使命任务和平台特点,提出了未来无人艇射频传感器系统的能力展望。
2020, 11(1):36-40.
摘要:数据链系统与指控系统及传感器、武器平台的集成应用是发挥数据链作战应用功能的基础和关键。分析了数据链集成的概念和范畴,介绍了外军数据链集成应用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心、选项、适配三层的数据链集成功能框架,并对指控数据链与武协数据链的集成应用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给出了数据链集成的下一步发展思路。
2020, 11(1):41-45.
摘要:针对 TDMA 跳频系统的通信特点,提出一种频率自适应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周期性统计跳频系统频带内各频点业务量的接收情况,对各频点是否受到干扰进行判定,确定通信环境中的干扰频点,并依此选择更新系统所使用的频率集,完成实时的选频和换频工作,使系统初步具备对无线通信中电磁环境的感知能力。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质量,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2020, 11(1):46-51.
摘要:近距空中支援作战需要多个作战单元密切协同,为各作战单元之间建立可靠、互操作的通信网络成为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任务制胜的关键。本文首先简述美军战术级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 CAS 任务作战流程研究 CAS 任务中卫星通信系统应用,最后阐述了 CAS 任务涉及作战单元卫星通信系统装备情况。
2020, 11(1):52-57.
摘要:针对异类传感器信息差异化、标准粒子滤波在检测与跟踪时存在的粒子贫乏等问题, 提出了基于 RPF 的异类传感器检测前跟踪算法。由于标准粒子滤波器容易产生粒子贫乏,无法对检测空间进行有效搜索检测,因此,引入 RPF 滤波器解决粒子滤波器重采样时的粒子贫乏问题, 并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前提下确保跟踪与搜索粒子数目不变;同时利用粒子空间分布特点,通过空间变换的手段实现粒子空间转换与配准,以此实现异类传感器在概率空间的一致表示。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异类跟踪算法优于单一传感器的检测与跟踪性能。
2020, 11(1):58-61.
摘要:光子外差探测是将外差探测技术与光子计数计时相结合的全新探测技术,通过采用具有单光子探测能力的光子计数器作为探测器,极大提升了光子外差探测的灵敏度。本文建立了光子外差探测的物理模型,完成了光子外差体制激光雷达系统设计,开展测速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光子外差测速技术可在强背景噪声条件下获取目标速度信息,其测速精度达0.005m/s。
2020, 11(1):62-67.
摘要:本文以逻辑软件开源设计为主线,基于通用化、模块化的标准研究开源逻辑软件协同设计管理系统,主要由逻辑软件协同设计管理平台、软件无线电演示验证平台和逻辑软件公共构建模块(Common Building Blocks,CBB)库三大部分组成。一方面,实现逻辑软件开发及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管理、高效协同工作和资源成果共享;另一方面,提供一个快速、全面的逻辑软件原型设计验证平台,可支持各种逻辑软件的功能、性能测试。
2020, 11(1):68-72.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产器件,实现了一款小型 L 波段 2000W 脉冲功率放大器。给出了该功率放大器的关键技术设计方案和测试结果,讨论了 GaN 功率放大器负压保护和平衡式功率合成的实现方案。该放大器结构上进行双层腔体设计,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可靠性好的特点。
2020, 11(1):73-78.
摘要:采用 QT Creator 和 C++语言开发了基于 OSG 的船舶及目标航迹管理系统,岸基指挥中心与各船舶通过专用无线网络进行实时数据通信。利用无线网络将船舶及其传感器目标传送至岸基地面指挥中心,岸基船舶及目标航迹管理系统通过 OSG 提供的谷歌地图将船舶及其传感器目标的位置实时显示电子地图上,利用 MYSQL 数据库保存船舶及其传感器目标的位置信息, 以此实现特定时间段内船舶及目标航迹的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