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2(2):79-89.
摘要:在实施转发式欺骗干扰时,经转发的干扰信号和直达信号同时进入被干扰接收机, 对接收机的信号处理过程造成复杂的影响。转发式干扰根据信号功率的大小,其干扰效果可能会出现信号压制、信号欺骗或无法欺骗等多种情况,目前尚无文献对转发干扰信号功率控制进行定量研究。为推进转发式欺骗干扰在导航战中的实际应用,制定合适的转发式欺骗干扰功率控制策略,本文初步建立了存在转发干扰情况时,直达信号与转发信号的载噪比估计模型,并利用实际的转发设备和接收机标定了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最后利用经过标定的模型分析了干扰功率与转发式欺骗干扰作用距离的关系。实际实验表明,模型估计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可以作为制定转发式欺骗干扰策略的依据。
2021, 12(2):90-93.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二阶类 BPSK 方法,该方法兼顾了运算量和灵敏度,有效消除了 BOC 调制信号的模糊度,使得接收机能够准确捕获卫星导航新体制信号。经过验证,该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实现 BOC 调制信号的高灵敏度捕获。
2021, 12(2):94-97.
摘要:在区域导航系统基准站站间的时间同步中,因动态、干扰和测量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等因素影响使测量数据突跳带来的时差野值问题,导致时间同步精度下降,严重影响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性能。本文基于双向时间比对同步技术,给出区域导航站间时间同步算法,并提出一种站间时间同步野值剔除方法和滤波方法,解决由不定因素带来的时差测量野值问题,提升系统站间时间同步性能。通过在区域导航系统设备中的实施和外场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21, 12(2):98-103.
摘要:室内定位技术作为社会各行业迫切需求的科技服务,尚无公认完善的解决方法。由于单一技术的定位方法不可消除其固有缺点,多种定位技术融合提升的方法是实现高精度室内定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面向日益复杂的室内环境,提出一种多源融合室内定位方法,将深度置信网络与 RSSI 指纹定位方法相结合实现粗略定位,同时使用行人航位测算技术完成行人航迹预测。然后运用粒子滤波器将粗略定位结果与预测的行人航迹信息相融合,提升了传统 RSSI 室内指纹定位技术的精确度与实时性。
2021, 12(2):104-110.
摘要:在 GBAS 伪距差分定位实际应用中,出现在某时刻突然产生差分定位高度值异常跳变的现象。经过对实际试飞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根本原因是该时刻新增卫星的伪距误差过大, 导致生成了误差较大的差分修正量。针对此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为延长接收机对卫星锁定时间的最小阈值至固定值 60 s,但该方法仅为依据实践经验取值,较为简单原始,缺乏理论依据。本文所述的组合抗差估计算法能够极大缩短接收机伪距的收敛时间并能适当提高伪距精度,将其应用到新增卫星伪距测量值的预处理中,并通过后续试验验证,确保此问题得到更好解决。
2021, 12(2):111-115.
摘要:监测站是卫星导航系统地面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络和卫星通信双链路将接收到的原始观测数据发送至管控站进行星历和星钟计算。针对监测站需长期稳定运行的特点, 本文从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角度详细描述了软件主备机切换的实现策略,提出了主备机竞争算法, 经试验测试后应用于监测站的实际运行中。
2021, 12(2):116-120.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高速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将测控仪器的开发推至新的高度。虚拟仪器开发模式以计算机硬件为载体,软件为灵魂,广泛应用于电子和通讯等领域的科研生产。 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概念,使用 Lab Windows/CVI 平台开发的 MLS 接收机精度测试系统的设计。文章首先给出了 MLS 接收机精度的定义和理论计算方法,然后详细论述了精度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与软硬件设计方案,最后对该测试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021, 12(2):121-125.
摘要:甚低频天线一般是工作于该频段的电小天线,且其辐射效率不高,为了满足远距离的通信要求,天线往往采用多组天线的方式来保证足够大的功率容量,因此,多组天线的同步调谐就至关重要,本文对多组天线多调谐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互耦效应及调谐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借助数值仿真计算对简化的多调谐山谷天线进行了计算验证,得到了一致的结果,为后续多调谐天线研究应用提供了参考。
2021, 12(2):126-132.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星基物联网的工业物联网,结合卫星载荷 FDMA 与 TDMA 多址接入、多普勒补偿以及卫星通信上行同步等技术,对卫星载荷和地面终端进行详细设计并提出了组网方案,推动星基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与融合。
2021, 12(2):133-136.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增益卫星信号转发天线,天线阵元采用十字交叉阵子形式,通过宽带功分移相网络实现圆极化,并采用泰勒综合方法优化了阵面方向图。该阵列具备工作频带宽、 高增益和低副瓣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该阵列天线增益大于 12 dBi,旁瓣抑制大于 25 dB,轴比小于 3 dB,适用于多种卫星导航干扰信号的转发。
2021, 12(2):137-142.
摘要:基于非重复跳频图样和随机延迟发送机制,设计了一种具有优良多路接收性能的跳频多址接入组网方案,分析了网络中同时接收多路消息分组的性能,从理论上推导出多路接收吞吐量和通过率表达式,证明了分组长度与时帧长度之间的关系为影响多路接收性能的关键因素, 并获得最佳分组长度的取值公式。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也说明该组网模式在多路接收方面优于常规的跳频多址接入网络。
2021, 12(2):143-147.
摘要:本文研究了通信数据链系统的微弱小信号增强与接收检测算法。为了提升通信数据链系统中信号的接收性能,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提出基于非线性系统的小信号检测算法。在非线性系统中,适当强度的噪声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输出信号的幅值,从而实现在强大的噪声背景环境下对微弱小信号的增强和检测功能。本文着重研究了非线性系统中的双稳态系统,分析了通信数据链系统中的 MSK 信号输入到双稳态系统中,利用 Matlab 仿真出输入非线性系统前后的信号时域频域波形图,进而分析了基于通信数据链系统的小信号增强与检测算法性能。Matlab 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改善低信噪比条件下的通信信号接收性能,在信号处理与接收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
2021, 12(2):148-151.
摘要:针对不可靠的非连接网络传输,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检错功能的网络传输协议,协议中使用帧头检验和数据信息 CRC 校验,能有效检出传输中的数据错误,并综合运用发送、应答和错误重传等手段,保证了协议的可靠性和协议数据的正确性。文中重点介绍了该协议的帧格式和握手过程,详细讲述了数据发送接收过程和循环冗余校验。
2021, 12(2):152-156.
摘要:SCA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设计软件无线电系统的标准体系架构。本文基于 SCA 架构, 提出一种通用的波形设计方法,满足“一种波形适应多个平台,一种平台加载多种波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