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2(3):157-162.
摘要:高性能相对导航对于数据链网络联合作战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数据链网络成员可能无法通过绝对定位获取自己的位置,如强干扰环境或者 GNSS 可见星比较少的复杂定位环境。本文给出了一种时分多址数据链网络成员基于惯导、高度表和 TOA 信息的相对定位算法,成员通过基于序贯处理的 EKF 算法对 INS/TOA/BA 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别利用二维平面位置滤波器和高度滤波器单独进行相对定位。本文对多成员 TDMA 数据链网络进行相对导航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了基于序贯处理的 EKF 定位方法和一般 WLS 算法定位结果,分析了对定位精度造成影响的不同因素。仿真证明,基于 INS/TOA/BA 信息序贯处理的 EKF 算法可以实现 TDMA 数据链网络导航观测信息的实时处理并提供较为理想的定位精度。
2021, 12(3):163-167.
摘要:星基增强系统作为 GNSS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广播星历差分改正与完好性增强信息,满足高精度高完好性用户使用需求。本文主要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星基增强系统单双频用户端定位算法处理策略,根据自编程序,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2021, 12(3):168-173.
摘要:随着 GNSS 的高速发展,基于载波相位的 RTK 技术受到高度重视,在无人机着陆和大地测绘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由于卫星距离遥远,信号功率低,很容易受到干扰影响,阵列天线抗干扰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可以有效解决 GNSS 信号弱和易受干扰的问题,因而也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在 RTK 技术和阵列天线抗干扰技术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阵列天线抗干扰对载波相位差分影响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解决抗干扰条件下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具体措施,为抗干扰高精度定位提供技术基础。
2021, 12(3):174-178.
摘要:伪卫星系统能够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拒止情况下,独立辅助无人机精密进近。 本文面向无人机进场引导需求,基于伪卫星系统,给出了工程实用中伪卫星布设的一些约束条件和选址方法;基于双频的伪卫星信号,建立宽巷组合并结合卡尔曼滤波技术实现整周模糊度的快速估计,利用高精度的载波测量值进行定位解算。通过典型场景下伪卫星布局设计和宽巷载波相位定位算法建模,仿真验证了所提伪卫星布设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的正确性, 同时与单频伪距定位相比,定位精度显著提升。
2021, 12(3):179-183.
摘要:惯性导航由于其无源、自主等优点,在水下导航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惯性导航误差随时间增大,很难长时间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浮标的水声/ 惯性组合导航定位方法,借助水下潜航器的速度和方位信息,通过实际浮标和 3 个虚拟浮标的位置以及与水下潜航器之间的 4 个距离观测量,采用长基线导航定位技术,实现水下潜航器导航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惯性导航,减小了误差,提升了定位精度,可保证水下潜航器长航时实施水下作战任务。
2021, 12(3):184-187.
摘要:本文对智能手机利用 GPS 测速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同时设计了静态数据模拟动态测速实验和低动态测速实验两种实验场景对智能手机的测速精度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普勒测速原理,智能手机静态数据模拟动态测速的精度可以达到 dm/s。在低动态测试实验中,智能手机的测速结果与组合导航设备测速互差符合情况在 dm/s 水平,且和载体的运动加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2021, 12(3):188-191.
摘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进行精确的水汽估算,能够成功地应用于天气预报中,比如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采用 RTKLIB 开源软件进行静态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并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估值,并与国际 GNSS 服务 IGS 提供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估其对流层解算精度。选取中国 3 个 IGS 观测站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RTKLIB 可以获得厘米级的对流层解算精度。
2021, 12(3):192-194.
摘要:MLAT 系统的接收站点多、站点位置分布广和网络链路繁杂等问题增加了系统的运行风险、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 CMS 在设备集中监视和管理方面的作用,探究了 CMS 的工作原理。CMS 能够完成对所有 MLAT 设备的全天候监视, 并且支持对设备的远程操作控制,有利于减轻维护人员工作负荷,缓解工作压力,提升 MLAT 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2021, 12(3):195-198.
摘要:针对宽带信号模拟正交下变频时产生的 I/Q 信号不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数字域对 I/Q 信号不平衡的校正方法,建立了 I/Q 信号不平衡的数字模型,分析了 I/Q 信号不平衡给系统带来的影响,推导了 I/Q 信号不平衡的校正方法,并对校正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方法已在某设备中成功应用。
2021, 12(3):199-204.
摘要:为解决伪随机行列循环移位交织器在交织矩阵行数与列数不平衡时交织性能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映射的快速交织器,在伪随机循环移位之前对交织矩阵的行序进行映射置乱,从而改善交织的分散与混乱特性。数据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交织器在行列数不平衡时仍然具有较好的散乱特性,与随机交织器相当,并实现简单,支持快速交织与解交织操作, 在使用 Turbo 码的跳频通信系统受到部分时段压制干扰时,误码性能可达到随机交织器水平,优于分组交织器和互质交织器等其他常规交织器,在 40 %部分时段压制干扰下 10e-5 误码率时,较伪随机行列循环移位交织器能提升 0.6 dB 的抗干扰增益,适用于脉冲数与脉冲长度不平衡的跳频系统。
2021, 12(3):205-209.
摘要:在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对数据进行采集记录,不仅可以为系统功能性能评估提供数据源,也可以为重现战场试验态势提供手段。本文针对此问题及工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时间机制、网络监听、数据抓包和多缓存记录等关键技术的数据采集记录系统,该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组成与架构和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最后根据设计内容进行了仿真应用,针对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记录系统不仅运行高效, 且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研制试验阶段的要求。
2021, 12(3):210-212.
摘要:目标分配问题在指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适应多变的战场态势,本文研究了多无人艇协同海战中的目标分配算法。多艘无人艇组成集群对敌方实施联合攻击战术时,需要根据敌我资源的实际组成来制定最优的作战方案。本文提出的目标分配算法为每个个体安排最佳的攻击目标,使集群的协同攻击效能最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无人艇集群提供最优的任务分配,是一种辅助决策手段。
2021, 12(3):213-216.
摘要:随着现代雷达技术发展,特别是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引入,高精度已成为雷达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船摇、航向对舰载雷达精度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舰载一维相控阵二次雷达提出一种高精度算法,以实现舰载二次雷达的精密稳定跟踪,提高跟踪精度。
2021, 12(3):217-220.
摘要:数据链装备是作战平台共享战场态势和协同完成作战任务的重要手段。通过介绍美军数据链的建设现状,本文分析了美军不同数据链装备在空间感知、指挥控制等方面的组织运用情况和能力水平,最后探讨了在新兴技术和新型作战概念等的推动下美军数据链装备的发展趋势, 为数据链装备发展提供借鉴。
2021, 12(3):221-226.
摘要: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对抗实战化训练,是检验雷抗部队应对复杂电磁环境并发挥装备最大作战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并建立了涵盖雷达对抗实战化训练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流程;其次针对训练效果评估需求与电磁环境复杂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用电磁环境复杂度影响因子来表示复杂电磁环境对训练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加权的训练效果评估算法,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对抗实战化训练效果评估,确保受训部队在基本一致的电磁环境尺度上进行训练成绩评比。研究成果可为雷达对抗实战化训练组织和训练效果评估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021, 12(3):227-231.
摘要:CORBA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无线电系统的中间件。为了满足软件无线电系统高实时性要求,本文提出基于 oneway 关键字的中间件通信时延性能优化方法。利用该方法,通信时延降低近 60%。
2021, 12(3):232-234.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大功率 T/R 组件,对其原理和方案进行了阐述,并对发射峰值功率、 接收增益和噪声系数等主要指标进行了计算。单通道可实现发射峰值功率 45.6 dBm,接收增益约 30 dB,噪声系数略大于 3 dB,为大功率 T/R 组件的设计提供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