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4(4).
摘要:延时比较法是塔康脉冲识别设计方法之一。塔康信标在使用该方法进行脉冲识别时,脉冲识别时间过长,无法满足塔康应答延时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塔康脉冲识别方法,经验证,该方法有效缩短脉冲识别时间,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2023, 14(4).
摘要:针对低轨卫星围绕地球做高速运动造成的传播距离远、多普勒频移大的特点,分析多普勒频移对星地同步和通信质量造成的影响,采用基于星历信息和网络规划等态势预测手段实现多普勒频移计算和预补偿技术,对星地多普勒频移进行粗补偿,并结合物理层波形采用的直接扩频序列特点,通过延迟锁定完成频移跟踪修正,保证卫星链路的高质量可靠连接,确保卫星物联网的高效可靠安全运行。
2023, 14(4).
摘要:无人机干扰反制在现代战争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以基于卫星导航信号的欺骗式无人机干扰系统,因其干扰效果好,次生伤害小,设备成本低等一系列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无人机欺骗设备,普遍存在探测手段单一,欺骗信号隐蔽效果差,平台机动能力不足,欺骗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研究的车载式无人机导航欺骗干扰系统,在提升系统机动能力的基础上,开展隐蔽式欺骗信号研究,雷达光电融合探测等研究,最终形成高精度无人机欺骗干扰性能,并通过外场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2023, 14(4).
摘要:当前视觉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重构)的过程中,通常采用RANSAC(随机采样一致性)的图像特征匹配算法,随机估计图像模型,容易造成算法时间复杂度不确定,进而导致图像匹配时耗过大,难以满足视觉SLAM实时性的要求。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文使用PROSAC(渐进采样一致性)的算法对图像特征进行筛选,剔除误匹配特征点,有效改善了图像特征匹配的效率与鲁棒性,进一步增强了视觉SLAM的稳定性与实时性。试验验证表明,本文相比与当前视觉SLAM特征匹配算法,计算效率明显提升。
2023, 14(4).
摘要:针对现有为基于伪卫星的室内小车导航实际轨迹偏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RT改进算法的导航轨迹纠偏方案。在轨迹纠偏方案中,利用软件无线电SDR软件对小车原有的遥控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调制,得到可以操控小车的信号;并在纠偏程序中添加改进的RRT算法在小车轨迹偏离时进行轨迹规划,从而达到小车轨迹纠偏。结果表明,此方案在进行伪卫星室导航时减小了小车的轨迹偏差,纠偏效果明显。
2023, 14(4).
摘要:传统无人机避障方法是通过Octomap(八叉树)地图形式建立环境的全局地图,然后进行自主避障,该方法会产生很大的计算量和存储量,无法满足工程的需要。基于3DVFH(三维向量直方图)的自主避障算法无需构建全局地图,仅实时构建激光雷达传感器当前位置的局部地图,提升了计算效率,但不考虑先前时间步长中的任何数据或操作,这通常会导致行为不稳定和局部最小值。本文提出基于增强3DVFH的自主局部避障算法,将全局地图直接替换为使用激光雷达提供的3D点云,同时设计一种价格较低的计算内存策略来减轻局部方法的固有问题。经试验验证,有效地提升了环境感知的效率与存储量,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无人机自主避障。
2023, 14(4).
摘要:基于一阶瑞利散射模型,对晴朗天气条件下的太阳光大气偏振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天空各观测点的偏振度和偏振角计算,构建了偏振度、偏振角天空仿真可视化图像,验证了偏振度关于太阳子午线对称,偏振角关于太阳子午线反对称的分布规律,给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偏振度和偏振角分布模式得到载体航向角的方法。
2023, 14(4).
摘要:针对无人机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应用需求,开展无人机S频段遥测遥控链路和C频段图像传输链路的双频段双通道数据链系统研制,重点突破高可靠高效率OFDM传输体制、高效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解决数据传输涉及的可靠性、频谱使用效率、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作为无人机的核心传输链路,高可靠高效无人机数据链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军用无人机和工业级智能无人机的应用场景。
2023, 14(4).
摘要: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方法在海面舰船目标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经过对主流的one-step与 two-step模型结构及特点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舰船目标的检测性能,利用主流的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DarkNet50来获取图像特征,通过FPN网络结构融合特征提取网络中深浅层的语义信息,并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来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将改进后的Attention-YOLOv3模型应用到海面舰船检测之中,将搜集到的舰船目标制作成coco格式的数据集,并进行训练,使用包含海面舰船目标的图片作为测试集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ttention-YOLOv3网络对比于原检测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模型健壮性和更高的检测精度。
2023, 14(4).
摘要:增强罗兰系统中,电波传播误差是影响定位/授时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分析罗兰C定位误差基础上,阐述了采用差分罗兰提高局部区域性能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组成,详细论述了差分修正量生成、基于罗兰数据通道(LDC)的差分电文发播、差分电文设计以及用户差分处理的技术实现途径,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差分罗兰技术体制和性能提升效果,为增强罗兰系统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2023, 14(4).
摘要:某导航设备相控阵天线主要由天线阵子、移相器和控制单元组成,移相器负责对天线阵子的相位实时控制。为了消除某导航设备相控阵天线移相器之间相位偏差,提出一种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FFT相位求解技术,通过System Generator快速构建某导航设备相控阵天线移相器相位解算模型,完成相位解算和补偿工作。经验证,该方法有效缩短设计人员软件编程时间,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2023, 14(4):235-241.
摘要:针对现有基于伪卫星的室内小车导航实际轨迹偏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搜索随机树法(RRT)改进算法的导航轨迹纠偏方案。在轨迹纠偏方案中,利用软件无线电(SDR)软件对小车原有的遥控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调制,得到可以操控小车的信号;并在纠偏程序中添加改进的RRT 算法在小车轨迹偏离时进行轨迹规划,从而达到小车轨迹纠偏。结果表明,此方案在进行伪卫星室导航时减小了小车的轨迹偏差,纠偏效果明显。
2023, 14(4):242-247.
摘要:无人机干扰反制在现代战争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基于卫星导航信号的欺骗式无人机干扰系统,因其干扰效果好、次生伤害小、设备成本低等一系列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无人机欺骗设备普遍存在探测手段单一、欺骗信号隐蔽效果差、平台机动能力不足和欺骗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的车载式无人机导航欺骗干扰系统,在提升系统机动能力的基础上,开展雷达光电融合探测及隐蔽式欺骗信号等研究,最终形成高精度无人机欺骗干扰性能,并通过外场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2023, 14(4):248-255.
摘要:当前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重构技术(SLAM)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的图像特征匹配算法,随机估计图像模型容易造成算法时间复杂度不确定,进而导致图像匹配时耗过大,难以满足视觉SLAM 实时性的要求。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使用渐进采样一致性(PROSAC)的算法对图像特征进行筛选,剔除误匹配特征点,有效改善了图像特征匹配的效率与鲁棒性,进一步增强了视觉SLAM 的稳定性与实时性。试验验证表明,相比于当前视觉SLAM 特征匹配算法,计算效率明显提升。
2023, 14(4):256-260.
摘要:某导航设备相控阵天线主要由天线阵子、移相器和控制单元组成,移相器负责对天线阵子的相位进行实时控制。为了消除设备相控阵天线移相器之间的相位偏差,提出一种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位求解技术,通过System Generator快速构建设备相控阵天线移相器相位解算模型,完成相位解算和补偿工作。经验证,该方法能有效缩短设计人员软件编程时间,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2023, 14(4):261-263.
摘要:延时比较法是某导航设备脉冲识别设计方法之一。设备信标在使用该方法进行脉冲识别时,脉冲识别时间过长,无法满足设备应答延时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设备脉冲识别方法,经验证,该方法有效缩短脉冲识别时间,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2023, 14(4):264-269.
摘要:增强罗兰系统中,电波传播误差是影响定位/授时精度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罗兰C定位误差基础上,阐述了采用差分罗兰提高局部区域性能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组成,详细论述了差分修正量生成、基于罗兰数据通道(LDC)的差分电文发播、差分电文设计以及用户差分处理的技术实现途径,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差分罗兰技术体制和性能提升效果,为增强罗兰系统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2023, 14(4):270-278.
摘要:针对雷达后端直接定义前端所属组件造就的灵活性不足所导致的不易升级扩展、不利于开放式研发与采办及多任务雷达系统实现难等问题,指明关键在于前端不具备自主性,无法提供整体能力服务。基于能力需求分析提出自主服务化雷达前端设计,实现了自主资源管理调度和整体对外能力服务封装,能够有效简化所对应雷达后端管控要求,有益于前、后端松耦合式独立高效开发,有利于任意前、后端更换和快速适配集成,有助于软件化雷达技术生态的繁荣。
2023, 14(4):279-282.
摘要:基于一阶瑞利散射模型,对晴朗天气条件下的太阳光大气偏振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天空各观测点的偏振度和偏振角计算,构建了偏振度、偏振角天空仿真可视化图像,验证了偏振度关于太阳子午线对称,偏振角关于太阳子午线反对称的分布规律,给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偏振度和偏振角分布模式得到载体航向角的方法
2023, 14(4):283-290.
摘要:针对低轨卫星(LEO)围绕地球做高速运动造成的传播距离远、多普勒频移大的特点,分析多普勒频移对星地同步和通信质量造成的影响,采用基于星历信息和网络规划等态势预测手段实现多普勒频移计算和预补偿技术,对星地多普勒频移进行粗补偿,并结合物理层波形采用的直接扩频序列特点,通过延迟锁定完成频移跟踪修正,保证卫星链路的高质量可靠连接,确保卫星物联网的高效可靠安全运行。
2023, 14(4):291-296.
摘要:针对无人机在城市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开展无人机S 频段遥测遥控链路和C 频段图像传输链路的双频段双通道数据链系统研制,重点突破高可靠高效率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体制、高效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解决数据传输涉及的可靠性、频谱使用效率、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作为无人机的核心传输链路,高可靠高效无人机数据链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军用无人机和工业级智能无人机的应用场景。
2023, 14(4):297-302.
摘要:传统无人机避障算法通过视觉传感器基于八叉树地图(Octomap)构建全局地图,会产生较大存储量,难以满足工程需要。基于三维向量直方图(3DVFH)做出改进,只需构建局部地图,但该方法不考虑先前的数据或操作,易造成行为不稳定和局部最小值。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增强3DVFH的自主局部避障算法,将全局地图直接替换为使用激光雷达提供的三维点云地图,同时设计一种价格较低的计算内存策略来减轻局部方法的固有问题。经试验验证,有效地提升了环境感知的效率与存储量,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无人机自主避障。
2023, 14(4):303-306.
摘要:雷达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设备测试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内检测(BIT)技术作为雷达测试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和设计需要贴近实际工程研制的过程,结合某雷达设备BIT设计开发过程,总结BIT设计经验和原则,对雷达设备BIT检测的方案设计和工程实现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2023, 14(4):307-312.
摘要: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方法在海面舰船目标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为了解决传统视觉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对小目标检测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ttention-YOLOv3的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有效提高了对舰船目标的检测性能。在对主流的One-stage与Two-stage模型结构及特点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Darknet-53来获取图像特征,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FPN)网络结构融合特征提取网络中深浅层的语义信息,并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来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将改进后的Attention-YOLOv3模型应用到海面舰船检测场景中进行验证,基于搜集到的舰船目标制作成COCO格式的数据集进行训练,使用包含海面舰船目标的图片作为测试集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ttention-YOLOv3网络对比原检测网络模型,解决了小目标检测不敏感的问题,达到了更高的检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