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15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导航技术
    • 基于Huber鲁棒性滤波的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算法

      2024, 15(3):157-162.

      摘要 (31) HTML (0) PDF 532.31 K (1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星敏异常量测对组合系统状态估计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 Huber 鲁棒性估计理论的惯性/天文组合导航滤波算法。通过对广义极大似然估计理论的详细推导,给出了基于 Huber 鲁棒性估计的 Kalman 滤波(简称 H-EKF)算法流程,并基于跑车数据进行算法性能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星敏异常量测噪声具有很好的鲁棒抑制性,与传统 Kalman 滤波算法相比,对陀螺常值漂移的估计精度和稳定性均有所提升,有效保证了惯性/天文组合系统导航精度。

    • 一种星敏感器星光折射角故障检测算法

      2024, 15(3):163-168.

      摘要 (17) HTML (0) PDF 812.53 K (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空天飞行器星光折射导航系统中大视场星敏感器的天文观测信息易受外界环境、 光电信号等影响而导致星光折射导航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星敏感器星光折射角故障检测算法。建立了基于惯性导航辅助的星光折射角误差模型,结合星敏感器测量噪声特性设计了值域合理性检测、趋势合理性检测、跳变检测等算法,并对星光折射角测量信息中野值和跳变等故障进行了检测。通过实际观测数据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星光折射导航系统中星光折射角的故障检测问题,为双视场星光折射导航系统的工程化实现奠定了基础。

    • 航空天文组合导航技术发展研究

      2024, 15(3):169-173.

      摘要 (10) HTML (0) PDF 225.99 K (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了航空机载天文/惯性组合导航的原理,突出了天文导航技术在远程长航时航空平台导航应用的优势。首先,介绍了机载天文/惯性组合导航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并比较了国内外发展状态;其次,分析了机载天文组合导航技术的平台需求特点,总结了当前的技术挑战,探讨了未来的技术攻关方向和发展趋势。

    • 低轨增强区域监测站覆盖性分析

      2024, 15(3):174-181.

      摘要 (11) HTML (0) PDF 1.67 M (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监测站的分布和数量直接影响导航卫星的定轨精度、参数解算及状态监测。给出了监测站覆盖性评估方法,并利用真实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轨道数据和仿真的低地球轨道(LEO)星座,对不同数量区域增强监测站的覆盖范围及深度、跟踪平均值和可视弧段占比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增加区域监测站的数量仅对 GNSS 卫星的覆盖性有一定提升, 但无法有效改善 LEO 卫星,需进行全球布站或结合星载接收机数据进一步分析。

    • 基于遗传算法的导航源部署算法

      2024, 15(3):182-187.

      摘要 (7) HTML (0) PDF 1.32 M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卫导备份和增强手段,由于导航源与用户距离较近,导航源的几何分布对区域导航系统性能影响显著。为了提高区域导航的定位精度,基于遗传算法研究导航源的部署方案。首先对导航源部署位置进行编码,设计能体现几何因子优劣的适应度函数,选择合适的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然后遗传进化得到导航源部署位置。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的方法在服务区域、部署区域和导航源数量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得到满足要求的导航源部署位置,能够解决实际场景中导航源部署位置的问题。

    • 某无线电近程导航系统机载设备信号处理与仿真研究

      2024, 15(3):188-192.

      摘要 (3) HTML (0) PDF 408.25 K (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某无线电近程导航系统机载设备的基带与中频信号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借助 Matlab 生成基带信号并通过幅度调制产生中频信号,使用 Simulink 频谱分析仪的 Channel Measurement 工具计算出中频信号的带宽,参考该带宽参数设计了中频信号解调模块,使用带通滤波、相干解调和低通滤波等方式无失真的将中频信号解调出来,并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 内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实现了发射基带脉冲生成。通过以上过程完整正确地验证了信号调制和解调方法。

    • 高空航路ADS-B监视性能评估

      2024, 15(3):193-199.

      摘要 (3) HTML (0) PDF 363.12 K (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系统的监视性能评估对于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参考欧洲航行安全组织技术规范,提出了 ADS-B 监视性能指标及其统计方法,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构建了 ADS-B 监视性能评估系统,最后利用中国民航大学 ADS-B 地面站采集的监视数据,统计得到了天津机场周边高空航路 16 个监视性能指标。研究表明:ADS-B 地面站有效覆盖半径为 170 km,在地面站有效覆盖范围内,所评估的 16 个性能指标均满足技术规范对高空航路的监视性能要求。

    • >专题研讨
    • 无人集群抗干扰通信技术

      2024, 15(3):200-204.

      摘要 (14) HTML (0) PDF 361.78 K (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复杂电磁干扰环境的认知,运用智能决策策略,实现高效且可靠的信息传输, 已成为无人集群抗干扰技术发展的关键趋势。探讨了无线通信系统中智能抗干扰通信技术,包括多维频谱感知、感知数据智能融合、频谱监测数据融合及干扰环境下的分布式决策,并提出了一种具有实践性的无人集群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阐述了实时抗干扰决策流程以及跳频图样生成的设计思路。

    • 基于模块化的FPGA局部动态重构设计与实现

      2024, 15(3):205-210.

      摘要 (6) HTML (0) PDF 637.69 K (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软件无线电设计理念,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的逻辑处理资源可重构方法,主要研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局部动态重构设计与实现方法。重点描述了三种动态可重构功能的设计方法及实现流程,并对系统的局部动态重构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表明,该架构的 FPGA 局部动态重构速度快、可靠性高,满足平台动态加载多种波形的需求。

    • 基于AD9361的快速增益控制研究

      2024, 15(3):211-214.

      摘要 (2) HTML (0) PDF 411.81 K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 AD9361 的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式和手动增益控制(MGC)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对 AGC 模式的闭环反馈时间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针对 AGC 模式闭环反馈时间长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 MGC 模式的快速增益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工程测试验证, 可有效提高增益控制的闭环反馈时间,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导航和无线通信信号的抗干扰接收。

    • 一种逆合成孔径雷达脉冲卷积干扰方法

      2024, 15(3):215-220.

      摘要 (3) HTML (0) PDF 408.68 K (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高分辨的特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已被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运动监测、敌我识别、武器精确制导等领域。在 ISAR 成像技术及应用技术渐趋成熟的同时,开展与之相对的电子对抗手段的研究也成为不可回避的任务。提出了一种 ISAR 脉冲卷积干扰方法,干扰机截获到 ISAR 发射信号后,使用延时特征不同的脉冲序列与其进行卷积,随后转发至 ISAR 接收机。延时脉冲与 ISAR 发射信号卷积后实际效果等效于模拟了位于某特定距离单元内的散射点回波。因此,通过控制脉冲的延时参数,可达到产生虚假运动散射点的效果。该方法工程实现较为简单,计算量较小,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 一种适用于双极化火控雷达的慢速目标检测方法及FPGA实现

      2024, 15(3):221-225.

      摘要 (3) HTML (0) PDF 586.06 K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火控雷达在近区强杂波背景下慢速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极化火控雷达的慢速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脉内分时变极化收发的设计,利用极化正交抑制近区杂波对接收动态的影响,同时,给出基于脉内变初相拉偏目标多普勒的闭式解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所提方法能够可靠地实现强杂波背景下慢速目标的检测,工程实现性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对海检测板的国产化设计

      2024, 15(3):226-230.

      摘要 (2) HTML (0) PDF 268.78 K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某雷达对海检测板的国产化设计,对可编程阵列逻辑(FPGA)和总线驱动芯片周围部分硬件电路进行重新设计,对软件语言进行翻译,并完成了整机试验验证。新设计的对海检测板国产化率达到 100%。

    • 行波管发射机保护功能的设计

      2024, 15(3):231-234.

      摘要 (4) HTML (0) PDF 313.73 K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某雷达行波管发射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发射机比较常见的高压打火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对打火导致的“压差过压”故障进行故障机理分析,设计了一种保护电路, 可有效避免打火击毁控制电路。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